动议,该海峡承担全球1/5石油运输,美伊冲突升级或引发能源市场巨震。以色列反击加剧中东焦灼的事态,国际油价已闻风跳涨,受此影响,2025年6月23日布伦特原油当月连续盘中最高价格一度冲到79.4美元。这也在全球海运和能源化工行业掀起巨浪,人类对于是否会涨价并持续作用的猜测各有不同。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连接波斯湾与印度洋的唯一海上通道,承担着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北美、东亚等主要经济体的运输重任,其石油输送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0%,日均原油运输量高达2000万至2100万桶。这种关键性能源通道占据着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如果出现运行障碍,将对全球能源供应体系造成系统性冲击。
在以色列与伊朗持续军事冲突的影响下,波斯湾地区的油轮租赁业务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市场运价却因运力供给紧张而出现反常上涨,进而引发全球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过去一周内国际平均运费上着的幅度达12%,部分高风险航线的运费涨幅更为惊人,例如波斯湾至欧洲航线以及途经红海的亚洲至欧洲航线,运费涨幅高达2.5倍。超大型油轮的日租金也从一周前的约2万美元迅速飙升至5.5万美元。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局势,国际航运巨头纷纷采取应对。继航线运价普遍上涨之后,马士基、达飞和赫伯罗特等知名航运公司已发布7月运费上调通知,且部分巨头紧急通知:所有途经霍尔木兹海峡的集装箱航线日起暂停,改道非洲好望角。这一绕行方案将使亚欧航线公里航程,运输时间延长14天,单船燃油成本激增25万美元。市场预期运输紧张的情况下,运费将继续保持攀升态势。原油再创新高!化工原料涨势已起!
中东局势的骤然恶化,在引发海运危机的同时,亦对全球能源化工行业造成了显著冲击。中东地区作为全球能源的核心区域,此次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的升级,首先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通道产生了直接影响。
全球30%的海运原油和20%的液化天然气供应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这一关键航道,如该航道遭封锁,全球不一样的地区受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
由于海湾地区大多数原油出口目的地为亚洲市场,因此亚洲受影响程度可能更大。从近期以伊冲突爆发后市场的表现来看,众多化工产品的价格已出现了明显的波动,部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近3成。碳酸氢铵目前报价1925元/吨,较冲突发生时价格持续上涨425元/吨,
涨幅高达28.33%;盐酸报价106.25元/吨,上涨20元/吨,涨幅23.19%;硫酸铵报价1223.33元/吨,上涨178.33元/吨,涨幅17.07%。此外,叔丁醇、甲醇、混二甲苯、甲苯、硫酸、苯胺、丁酮、叔丁醇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从4.05%到11.14%不等。部分化工品价格变动
(以上数据来源于信息中心,如有差池,请以实际数据为准!)此外,部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慢慢的开始官宣涨价,以此来缓解成本压力并转嫁风险。
上调150元/吨,中石化华北二甲苯报价上调100元/吨。“华龙逸通”牌道路石油沥青零售产品
上调50元/吨,全部控量发货。华鲁恒升化工己内级硫酸铵散料1210元/吨,价格
上调100元/吨;电厂级硫酸铵1175元/吨,价格上调100元/吨。山东鲁西化工己内级硫酸铵报价1085元/吨,价格
上调100元/吨。华鲁恒升化工中颗粒尿素最新出厂报价1810元/吨,价格
这些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涨,一方面直接源于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推动。化工行业以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为起点,经过复杂的加工合成过程,形成各种化工原料及制品。
原油价格的冲高,无疑使得化工企业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直线上升,企业不得不通过提升产品价格来转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市场
对未来原料供应稳定性的担忧也加剧了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霍尔木兹海峡若被封锁,中东地区作为全球乙烯、聚乙烯等核心化工原料产区的供应将面临中断风险,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进一步助推化工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原油高位能保持多久?化工涨价后劲难料?
那么地理政治学冲突是否会带动较为激烈且持久的原油上涨呢?业内的人表示,虽然伊朗已经表示了将要关闭海峡,但言之凿凿的背后,能否真的实现,还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华盛顿咨询公司联合创始人表示,考虑到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并未直接遭到打击,在霍尔木兹海峡阻碍石油通行对伊朗而言
“没有净收益”;与此同时,封闭航运致油价上涨,可能会让伊朗的石油客户不满。伊朗可能率先尝到封锁的苦果。另有分析的人表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一直是个反复出现的威胁工具,但从未付诸行动。鉴于美国第五舰队驻扎在巴林,伊朗要长时间封锁海峡将极其困难。也就是说,目前原油市场虽然反应剧烈,价格直线上涨,但要持续大面积上涨面临诸多阻碍。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在不发生原油供应大幅中断的情况下,
预计2025年下半年Brent原油价格运行区间为60—70美元/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原油价格想要持续高涨并维持在高位,难度较大。而纵观国内化工产业链的行情走势,涨价也并非易事。
从供应端来看,2024年以来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趋缓,在建、存量产能仍待时间消化。跟着时间推移,这些产能逐步释放,会对市场供应形成补充,从而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叠加下游领域的需求持续低迷,也就造成了化工厂自导自演涨价戏码,而下游并不一定买账的滑稽局面。未来人为的控销和焦虑心态作祟,能否对冲国内化工产业的过剩格局,改变低迷行情并真正把涨价函落地,还有待观察。来源:
7月24-25日武汉举办的“2025(第六届)全国环氧胶粘剂热点技术与应用技术研讨会”暨“2025(第三届)胶粘剂配方设计与技术开发研修班”,详情请查阅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