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是习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2023年 9月7日,习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讲到,“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对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进行了系统论述。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打造新动能和新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们国家高水平发展的根本路径,也是在当前国际格局下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需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决定》提出,“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这一阐释,为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展开了以下三个层次:
(一)增长动能的“新”,即由要素驱动的经济稳步的增长路径转向创新驱动路径,尤其是“技术革命性突破”所引致的创新。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陷入了扩张和集约化利用瓶颈,现有的增长模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亟须培养新的核心要素——创新,而新一轮全球科学技术革命的显著特征决定了我国创新的来源必将以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重大突破为导向。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创新慢慢地发展成熟并成为新的核心要素的过程,便是新质生产力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从传统增长路径跃迁到新路径的过程。习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可认为是在对传统生产力继承的基础上,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对传统生产力的一种跃升。
(二)生产要素的“新”,包括劳动者数字化、劳动资料虚拟化、劳动对象非物质化以及“新”的要素组合方式。如前所述,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动因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或称核心生产要素的更替。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先进的技术需要与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稳步的增长。因此,创新成为新的核心要素,同时各种生产要素会围绕新的核心要素形成全新的要素组合,即“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一方面,劳动者从普通、技术型劳动者转向数字型劳动者,即劳动者数字化。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一大批程序员、算法工程师等应运而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劳动资料由普通机器设备、计算机运用转变为智能传感器、云服务、算法、大模型等脑力替代,即劳动资料虚拟化。就劳动对象而言,与传统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对象主要以物质形态存在,包括自然物、土地、化石能源以及资本品等,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对象主要是以数据、信息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即劳动对象非物质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将数据确认为生产要素。另一方面,从要素组合方式看,数据不仅能促使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还能作为“黏合剂”促进要素间的交流协调,提高传统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只有慢慢的变多的劳动者掌握了数字技能,大规模使用虚拟化劳动资料作用于数据这一非物质化劳动对象,才能使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跃升,为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创造条件。新质生产力学说关于新质生产力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方面超越传统生产力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三)产业形态的“新”,通过将颠覆性新技术与数据等新要素结合,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并衍生新产业和新质态,即“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新质生产力逐渐成熟的最直观、最有力表征,体现了从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颠覆性新技术配合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不仅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意味着发展理念的进步。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这说明生产转向高技术、高效能和高质量,彻底摒弃了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理念,更符合高水平发展的本质内涵。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数据促进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使得以数字技术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新技术深度嵌入实体经济,扩散至产业链的所有的环节,源源不断地培养新产业、形成新模式、造就新业态,是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前所述,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实现跃升的具体领域,我们要及时将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关于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决定》指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起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以颠覆性新技术的成熟运用为基础,是具备一定规模、能持久有效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产业集群。习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关于未来产业。《决定》指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未来产业是指,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产业形态,具有高成长性、前瞻性、先导性,代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备发育成熟后成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潜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大目标纲要》提到的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本次《决定》将未来产业放到了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之前的位置,可见未来产业被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三)关于传统产业。《决定》指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指满足传统需求的产业。目前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依然较大,并且是百姓生活离不开的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各个产业间的包容性、协调性。发展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绝不意味着摒弃传统产业,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促进产业效率全方面提升,让传统产业重新“活”起来,这本身也是“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落后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2024年5月23日,习在考察山东并主持企业和专家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否就等于新兴起的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光盯着‘新三样’,不能大呼隆、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定要因地制宜,各有千秋。”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唯物辩证法来看,“因地制宜”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以及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尊重,是对当前中国发展实际的深刻洞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良性互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普遍需要,但对于不一样的地区仍应该要依据详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与地区情况相适配。这是因为,从空间性视角看,不一样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完全一样。从时间性视角看,生产力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也不相同。因此,既要看到同一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阶段性,也要看到同一时期不一样的地区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从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维度,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把握发展契机。
我国各地情况复杂多样,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服务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地区差异决定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优势和特色。因此,要认识并尊重地区差异,明确发展定位。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地区间的差异和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各地区要找准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运用科学有效措施对地区发展状况做精准识别、精细研究和精准施策。要避免同质化竞争,追求差异化发展,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地区真实的情况。更要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现象,减少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风险。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因此,从现实层面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要素、产业三个维度相互配合。
从技术维度看,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兴技术领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各地应依据自己基础,选择性地发展和应用新兴技术。同时,新兴技术的应用方向和侧重点应服务于当地产业的发展。在研发技术模式和路径选择上,各地区可依据自己经济发展水平、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等进行差异化布局,采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等多种模式,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创新平台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各自发展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从要素维度看,新质生产力内含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超越了传统生产要素的基本属性和价值创造能力。因此,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应注重传统要素的升级和新型生产要素的融入。要充分的发挥地区优势,推动传统要素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例如,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推动劳动力向高技能、高的附加价值领域发展。同时,也要在注重发挥本地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的融入,通过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激发新型要素的活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产业维度看,新质生产力应该要依据地方特色,科学合理地布局产业。习精确指出,要“整合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各地应依据自己真实的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新兴起的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产业培育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更看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地区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注重区域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科学规划,要通过顶层设计引领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因此,要逐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科技、人才、金融、产业治理体系等领域提出了新要求。
(一)深化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指出,“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学技术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因此,要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充分的发挥新型制在科学统筹、集中力量等方面的鲜明优势,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加快推进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攻关以及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创新资源向重点项目攻关配置,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创新。重点面向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良好研究生态,要推动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结合。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建立知识的有效共享与有效传播的机制,增强知识创新的外溢效应。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完善科研评价等基础性制度,促进各类创新资源涌向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新赛道。
(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是科学技术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当前,我国人才内部结构性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创新型人才和顶尖科学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制约我国重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因此,要以科学技术创新需求为牵引,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畅通人才引进、使用、合理流动,为新质生产力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重要引擎。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快速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思维、有能力驾驭复杂创新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以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队伍,推动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同时,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人才集聚平台,汇聚全球智慧资源,发挥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引领作用,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还应建立分层分类的人才评价制度,从单一标准到分类评价,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
(三)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是金融支持高水平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对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支持方面,仍面临科学技术创新的融资需求和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要求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体系有必要进行适应性调整。要逐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多层次体系,使金融更好地发挥优化资金配置的关键作用。建立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模式,利用新兴技术方法,打造创投金融、科技金融等新金融业态,满足多种生命周期科技公司的资金需求,从而提升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四)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未来产业是对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前瞻性新兴起的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与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由于未来产业当前处于萌芽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其孵化培育需要可持续的投入,因此,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在产业布局方面,要加强前瞻谋划,把握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科学选择具有发展的潜在能力的未来产业领域。加强物质投入以及以科技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投入并发挥倍增作用。同时要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发展专注于长期项目或投资活动的耐心资本,建设未来产业,引领带动形成更多新增长极。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基于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等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提供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并加强政策的引领作用。
(五)完善新兴起的产业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迅速增加,慢慢的变成为带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随着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兴起的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形态趋势显著。当前,全球产业合作格局重构,国际分工体系调整,新兴起的产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因此,要完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起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需在市场准入、信用约束、风险管控等方面逐步的提升服务能力和治理水平,鼓励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壮大。同时,要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灵活性,优化新兴起的产业政策环境。构建更加畅通的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政府与企业、智库等多方联动,以开放、先进、高效的全社会协同治理体系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合力。
(六)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体制机制。传统产业是我国产业构成的基本盘,对于稳就业、稳增长、稳外贸起到关键作用。习指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标准决定质量,是行业发展、产品升级的重要牵引。因此,要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制度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支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绿色低碳理念充分融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特别要在环保、安全等领域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作者赵莉为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二级教授;常皓亮、包彤为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博士)
① 钟茂初.“新质生产力”发展演进及其增长路径的理论阐释[J].河北学刊,2024(02).
②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
③ 洪银兴.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24(02).